微信号复制成功
微信号:lawyer02164
请返回微信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
我知道了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都被各种代购信息、“圈内人”出行旅游图片刷“朋友圈”。现行图片技术之发达已经让信息真假难辨,也给新型诈骗提供了温床。
文某某通过朋友圈发布了自己在美国旅行的照片,并明示可做代购。于是被害人包某某、茅某某分别向其转帐共2万元,要求代购苹果系列产品,文某某收到钱后挥霍一空。经法院审查发现,文某某根本没有去过美国,虚构其出国的事实,博得被害人信任,其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八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两万元。
“朋友圈”由于其亲密型属性,起初为朋友间共享消息之用,但在朋友圈扩张后,渐渐出现很多销售伪劣产品、假代购等乱象。上海刑事律师认为对于朋友圈的消息仍然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进行辨识,防止被圈后,成为诈骗对象。
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师尤辰荣原创出品,上海刑事律师尤辰荣对刑事辩护案件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在十多年的执业生涯中,尤律师办理过大量的各类刑事案件,成功为很多被告人办理了取保候审,帮助他们减轻、从轻处罚、甚至保住了生命。如有刑事辩护需求请联系上海刑事律师尤辰荣。预约、咨询热线:133-7001-1000
本文由上海刑事律师尤辰荣发布,原文地址:http://www.lingle64.com/case/jingji/29.html,欢迎分享.
在线提交留言:马上留言
立即电话咨询:
133-700-11000